在浙江省缙云县的一个偏僻山村里,欧博abg有一所乡村学校――章村小学。学校很小,仅80名学生,13名教师;学校很大,整个村庄就是学校,他们“用一个村庄的力量养育一个孩子”;学校很安静,在山沟里,离县城近20公里,很多孩子入学前根本没有去过县城;学校很“网红”,孩子们曾登上浙江省中小学生艺术节舞台,2022年到2023年吸引了1000多名教师及社会各界人士参观访问学习;学校很“乡村”,但校门很“时尚”,是孩子们两年项目化学习的成果,用材、造型、功能甚至设计灵感,都是来自孩子。章村小学,是缙云县追寻理想乡村教育的一个起点。 近年来,为推动乡村教育振兴和教育振兴乡村工作,缙云县遵循“追随儿童意愿,支持儿童发展”的理念,以“从乡村孩子的真实生活出发”为行动路径,鼓励乡村学校主体性和个性化发展,立足当下,促进乡村振兴;面向未来,探索有乡村特质的未来教育。 乡村教育的责任与使命 中华文明的种子在乡村,只要乡村存在,中华文明传承就会延续下去。乡村学校作为乡村教育振兴的主阵地,有着自己的特质、担当和使命,办好乡村学校对乡村、教育和国家发展都有着特定意义和价值。 乡村学校为乡村孩子而建。从抽象的孩子转向具体的孩子,学习只有从乡村孩子的真实生活出发才能真正发生。在过去的教育教学设计中,孩子往往被视作一个抽象的概念,更多地以城市孩子为基准来制定政策措施和办法,忽视了乡村孩子的个性特质与真实需求。因此,我们必须重新定位乡村教育的根本,确保教育内容与乡村孩子的真实生活紧密相连。如目前国内如火如荼正在开展的城乡教共体同步课堂,让城市的孩子和乡村的孩子通过一块屏幕同上一节课,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以音乐课为例,同步课堂让乡村孩子有机会接触到他们从未见过的乐器和专业音乐教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乡村音乐教师不足的问题。但如果我们细想,这是否为很好的方式呢?对于城市孩子来说,同步课堂的课程进度可能过于缓慢,目标过于简单;而对于乡村孩子来说,则可能感到进度过快、目标过高,难以跟上。好的教学不是抽象的,更需要具体考虑到教育对象――孩子的实际情况。只有孩子真正听懂、学会,欧博官网这样的学习才能真正发生。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如果音乐教育我们仅仅以学习声乐和器乐演奏为目的,那么更多的是理性认识和间接经验,需要同步课堂。但是,《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告诉我们,艺术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等方面。审美感知是指对自然世界、社会生活和艺术作品中美的特征及其意义与作用的发现、感受、认识和反应能力,具体指向审美对象富有意味的表现特征,以及艺术活动与作品中的艺术语言、艺术形象、风格意蕴、情感表达等。这些核心素养不仅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而且通过设置综合性学习任务、聚焦核心素养、整合相关内容、关联真实情境等方式,将各门艺术学科学习的基本内容融入具体学习任务之中,以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换句话说,乡村孩子的音乐课,城乡同步课堂不一定是好方式。我们应当从乡村孩子的感性认识和直接经验出发,让孩子首先去感受声音,聆听自然的声音,然后再引导他们用音乐去表达情感。 乡村教育需要从孩子面临的真实问题出发。例如,在一些西部地区的乡村,许多孩子父母离异或长期外出打工。对于这些孩子来说,考试分数和具体的学科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理解并宽容自己的家庭和村庄,“直面生活”后依然“热爱生活”,避免因为向往城市生活而产生心理矛盾。从乡村孩子的真实生活出发,就是要强调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的重要性。 乡村学校应为乡村振兴而建。过去,逃离乡村被视为成功,留在农村则被视为失败。在乡村衰落时期当然可以理解,然而,在国家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中,未来的乡村将不再是落后的代名词,而是成为高层次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场所,是诗意的栖居地。未来的美好乡村,需要全社会共同建设,更需要我们的乡村孩子去建设。我们首先要从小激发孩子的兴趣,建立他们对乡村的情感。孩子的学习跟生活分离了,他们对所居住的村庄就会是陌生的,就无从谈起情感。我们要引导孩子从小去关注我们的村庄,比如区域内的宫前小学,它确立一个主题叫“宫前的未来,孩子的村庄”。未来是属于孩子的,他们是村庄的主人,所以引导他们从小去发现这个村庄的美好与不足,鼓励他们通过自己的力量去改造,激发他们改变村庄的兴趣。 乡村学校为未来教育而建。工业社会发展到现在出现的一些问题,需要回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去寻找解决路径。比如说信任、共享、敬畏。第一是信任。未来社会是一个高度分工、高度协作的社会,信任是协作的基础,是我们传统文化的精华。乡村是熟人社会,村庄里的人都是相互信任的,在乡村教育中信任不需丢,也不能丢。第二是共享。在农耕文明中,世界足够大,大到可以让所有的人都生活得很美好――“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未来的社会是一个共享的社会,而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里面就包含共享美德。比如说,出生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人都会记得很清楚,我们的父母亲有什么好的东西,都愿意和邻居们去分享。我们村庄的很多东西都是共享而不是独占的。所以,乡村学校应该注重共享。第三是敬畏。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强调敬畏自然、敬畏天气、敬畏种子的生长规律等。按照规律来办事,未来的社会肯定是一种强调敬畏的社会。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应该在乡村学校里得到更好的继承和发扬。 办理想的乡村教育:从儿童的真实生活出发 在实践探索中,我们以“从儿童的真实生活出发”为路径,将学校与村庄、课程与生活、学习与成长融合起来,办理想的乡村教育。 一是学校与村庄融合。村庄即学校。我们聘请村党支部书记为学校副校长,带领村民用全村的力量办好学校。章村小学把菜园、茶园和家园都变成了课堂。所有德者、能者都是教师。长坑小学聘请专业导游、婺剧爱好者、武术教练、技艺特长者等作为学校技能老师。乡村所有能让学习发生的事物都是课程。河阳小学把小导游、剪纸、棋类、婺剧、武术、美术等拓展课程开到了村庄里面,村里的古祠堂、古建筑发生的故事都上升为课程。 学校即村庄。学校校长任村里的党支部副书记,带着师生共同建设村庄,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第一,参与乡村建设,如在“宫前的未来,孩子的村庄”主题活动中,学生代表参加村民代表大会,让孩子从小用自己的小手建设自己的村庄,成为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第二,促进乡风文明。2021年10月,全县24所乡村学校一起做“芳华”PBL课程,鼓励师生走进村庄,通过交流、访谈,了解老人们的精彩人生,记录他们的芳华。在培养孩子社会化情感能力的同时,引导村民尊老、敬老、护老,形成爱老、助老的社会氛围,传承乡风文明。第三,助力产业振兴。如大源镇以“大源馒头”为特色,大源小学就以建立“馒头研究中心”项目为驱动,探索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三教结合”的实践。 二是课程与生活融合。课程即生活,把有意义的课程通过有意思的生活呈现出来。章村小学在“设计心目中的校门”PBL项目化学习课程中,让孩子通过畅想校门、寻找校门、探寻门文化、设计校门等一系列学习活动,提升学习的兴趣,过有意思的校园生活。 生活即课程,把有意思的生活上升为有意义的课程。从日常生活入手,落实国家课程标准,让孩子生活学习更有意义。左库小学以“鸟儿来偷吃麦子怎么办?”为话题,开出了一堂很好的生命课。 三是学习与成长融合。让学生学会为自己内心而学。学习是一个不断寻求自我成长的过程,需要学生为自己特有的兴趣而学,为自己独特的思考而学,为自己亲身的体验而学,为自己独立的决定而学。城北小学让学生自主申报和选择拓展课程,不仅让他们学到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学会选择,观察自我,认识自我。 引导学生重视生活实际。城北小学、坑沿小学、宫前小学的学生参与了设计改造美术室、创客空间、研学馆等活动。我们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从他们的生活实际出发,为家庭、他人和社会做力所能及的事,改变环境,成长自己。 探索理想的乡村教育的发展样态 理想的乡村教育,应当勇敢走自己的路,小班小校的教学生态为教师对学生个体差异与发展的全面关注提供了可能。 乡村儿童应当有更加多元的未来。乡村儿童是乡村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需要走进城市,也可以留在乡村。爱劳动、爱农村、爱农业、爱农民的情感应当从小培养。乡村儿童的社会化情感学习,亟待关注和加强。 乡村学校应当有更多社会价值。乡村学校不仅是乡村孩子的学校,也是乡村的学校。在乡村振兴中,乡村学校应该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集聚地和传承中心,以及乡村文明的策源地和传播中心。 乡村教师应当更开放和被关注。小班小校对教师专业发展和专业能力的挑战前所未有。乡村教师作为乡村的育人者,不应成为现代教育的孤岛,他们一方面需要与城镇学校教师共同面对新技术带来的冲击,另一方面需要走出课堂学校,走进村庄中心引领乡村文明发展。 乡村教育的价值应当被重新评估。乡村教育不但是教育底线的守护者,让乡村与城镇共享社会发展,让乡村儿童有更健康美好的未来;也可以是教育未来的探索者,小班小校为因材施教、个性教育、项目化学习提供了天然基础。如何发挥这些天赋,使教育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值得探索。 理想的乡村教育应当是具有乡村特质的教育,应该更关注顺应,更强调规律,更在乎人与自我、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和谐共生。 (作者吴丽明系浙江省缙云县教育局原副局长,郑烨系浙江省缙云县工艺美校教师,樊旭彪系缙云县教育局教育科负责人) 《中国民族教育》2024年第5期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