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谨言 iWeekly周末画报 比尔·盖茨曾预言:“在不久的将来,欧博娱乐任何上网的人都将能够拥有由人工智能驱动的个人助手。你只需告诉你的设备,你想做什么,不必为不同的任务使用不同的应用程序。这些AI助手将能在生活领域全方位帮助人类处理事务,给软件业和社会带来深远影响。”而与之相对的,“应用程序将会消亡”。3月举办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似乎已经印证了这一说法:以Galaxy Ring为代表的可穿戴设备抓住“数字健康”新风口重新回到科技圈主流,主打人工智能助手概念的T-Mobile和AI Pin试图描绘一个“不被手机、屏幕、App束缚”的设备新未来。但媒体质疑这一愿景:当日常所需的所有应用程序都被AI所取代,人类真的能摆脱“屏幕上瘾”吗? 没有智能手机的世界 现代人已经很难想象没有手机的生活。我们用手机与亲朋好友交流,获取新闻、安排约会、聆听音乐、购买日用品、消遣娱乐,这款巴掌大的设备早已成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智能手机已经掌控了我们,“屏幕沉迷”逐渐成为无法解决的难题。这正是人工智能初创公司Humane所推出的AI Pin希望改变的。Humane由苹果公司前高管贝瑟尼·邦吉奥诺(Bethany Bongiorno)和伊姆兰·乔德里(Imran Chaudhri)创立,旨在通过人工智能和可穿戴设备带来一个没有智能手机的世界。 AI Pin是一款可以吸附在衣服上的微型装置,由两部分组成,一个是正方形的设备本体,另一个是拥有磁性吸附的电池组。没有屏幕,内置OpenAI的GPT系列大模型,可以通过语音进行交互,也可以投影在手掌上进行交互。最大的特点在于内置了语音助手AI Mic,为借鉴如OpenAI等大型语言模型而生成的人工智能助手。它就像《钢铁侠》中智能助手Jarvis的雏形,用户长按Pin即可用自然语言与AI Mic交谈,可以向它提问,用它打电话、发短信、拍照录像,或是要求它协助翻译——它精通50多种语言,可以在人与人交流时“同声传译”。AI Mic还能够通过摄像头扫描用户眼前的事物,并进行详细描述。比如当用户提问“我手上的书多少钱?”AI Mic能快速回复“28美元”,并根据用户的指令,直接在网上下单购买此书。根据Humane的介绍,AI Mic会在与人相处过程中越来越了解用户。它会基于用户所有数据,如照片、视频和笔记等进行分析,欧博allbet并以此为依据提供建议。比如用户可能想和朋友A共进晚餐,AI Mic可以从过往记录中查询到A喜欢日料,因此建议用户去附近的寿司店用餐。 最有意思的设定在于,AI Pin并非像Siri等语音助手一样通过唤醒词触发,用户必须轻按设备才能激活。这是因为Humane团队希望清楚划分人与AI的界限,不希望AI“一直偷听主人的生活”。这也是公司创立的愿景,“把人工智能融入日常生活,增强我们的能力,同时不掩盖我们的人性”。 ▲贝瑟尼·邦吉奥诺和伊姆兰·乔德里。 Humane的创始人贝瑟尼·邦吉奥诺和伊姆兰·乔德里曾长期在苹果公司从事硬件设计和软件工程工作,邦吉奥诺是iPhone和iPad的项目经理,乔德里则负责人机界面开发,他们于2008年因工作相识,于8年后携手创业。同他们一同离开苹果打造Humane的还有曾为初代iPhone开发触摸屏的产品工程主管肯·科仙达(Ken Kocienda)、高管何塞·贝尼特斯·聪(José Benitez Cong),以及其他100名员工。确切来说,Humane近一半员工都来自苹果,都是那些既认同又讨厌苹果影响力的人——乔德里抱怨“苹果让屏幕无处不在”,聪则因为儿子在1岁时就会模仿自己刷手机而警惕iPhone带来的影响,希望打造新产品“赎罪”——他们的目标是开发一台既拥有iPhone实用性,又不会令人上瘾的智能设备。这也是为什么Humane接受了来自OpenAI首席执行官山姆·奥尔特曼等人的投资,却在初创阶段就拒绝了苹果和Meta伸出的“共同研发MR头盔”的橄榄枝。 “未来不该体现在用户的脸上。”乔德里指出,智能眼镜和AR头盔等可穿戴设备其实会给正常人际交往造成障碍,无法舒适地佩戴一整天,还可能会破坏发型。所以AI Pin在设计伊始就强调“低侵入性”和减少屏幕依赖,使用时不会干扰人与人之间的眼神接触。乔德里强调:“我们希望随时随地都能拥有强大的计算能力,希望获得更多的知识和信息,但希望能通过一种保持人类存在感的方式来获得这一切。” AI Pin已于2023年发售并开放预订,售价为699美元,使用设备需要额外每月支付24美元的订阅费,以获得连接、数据存储和人工智能服务。从价格上来说,比苹果Vision Pro更亲民。不少人认为,AI Pin正在构建一个面向AI的操作系统,或许会是大模型浪潮中的下一个iPhone。也有不少人质疑,AI Pin的爆火只是昙花一现,认为它“笨拙,无法取代手机”,TechCrunch调侃它可能最终会像生活记录相机Narrative Clip那样被淘汰,Meta AR项目的前负责人马克·卢科夫斯基(Mark Lucovsky)直言“看不到AI Pin的独特价值”。 但不可否认的是,AI Pin的出现反映了科技圈对于智能手机的变革意愿,以及人工智能助手崛起的趋势。三星和LG正在开发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家用机器人助手;Rabbit公司推出的AI掌机Rabbit R1提出“通过外置AI助手协同手机工作”的概念,类似“把解锁的手机交给朋友操作”,通过学习用户操作习惯,代替用户使用App,达到“减少操作手机”的目的,一经推出就爆卖上万台;德国电信(Deutsche Telekom)与初创公司Brain.a共同研发的人工智能概念手机T Phone,以“没有App”为卖点,让用户通过人工智能助手来执行手机上的任务,“就像一个私人管家,它了解你所需所想,并为你搞定一切”。德国电信公司首席执行官蒂姆·赫特奇斯(Tim Hoettges)预测,手机应用将在未来5到10年内消亡,“人工智能将杀死它们”。IDC分析师弗朗西斯科·杰罗尼莫(Francisco Jeronimo)指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AI手机助手将会是设备研发的终点,“在过去的 10 年里,我们一直在关注有多少应用程序可以帮助我们。现在,应用程序越少,手机就越好”。 ▲AI掌机Rabbit R1。 ▲人工智能概念手机T Phone。 能治好智能手机瘾吗? “可穿戴人工智能设备预示了一个没有手机的未来,”“人工智能革命来临之际的初代产品、迈向勇敢新世界的第一步。”一直以来,我们在享受智能手机便捷性的同时也在担心成瘾性问题,罪魁祸首之一就是应用程序,它们往往效率低下、容易分散注意力,即使是办公类App也被设计得更容易让用户沉迷——但“没有App”的AI Pin等设备真的能因为“防沉迷”而取代手机吗? 可穿戴智能设备首先需要面对能否适应用户操作习惯的考验。首先,在当今所有科技产品都采用触摸屏的情况下,AI Pin的投影屏稍显落后,很难让用户适应。其次,人工智能助手并非可穿戴设备独有,制造商们也可以将这一技术引入手机,这将更容易让用户买单。此外,在实际应用和佩戴情况上,AI Pin的受众更偏向于科技极客而非普通用户,毕竟人们更倾向于将手机放在口袋中,而不是一直别在胸前。最重要的是,它可能在部分功能上无法比智能手机做得更好:用户可以下达“拍照”指令,但它恐怕永远比不上拿出iPhone调光、对焦、拍摄的效果。 更重要的是,AI Pin对于“戒除手机成瘾”也许并不会如预想的那么有效。Humane的创始人曾坦言,即便戴着AI Pin,他们自己也无法完全减少使用iPhone。 AI Pin作为智能设备创新的代表,确实给传统智能手机带来了挑战,但难以颠覆智能手机市场,只是科技界为摆脱手机的“一次有意义的努力”,或者说,是对无手机未来的一个美好承诺。邦吉奥诺和乔德里对此表示认同:“我们本质上是技术乐观主义者,我们没想过要代替智能手机,只是为了让人类与科技的关系真正无屏化,我们需要一些完全不同的东西。” 内容来源于《周末画报》 (责任编辑:) |